心得前...

 

寫心得前先說一下自己和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的淵源,第一次接觸是在花蓮秀林鄉部落裡某個文史工作室,那時為了做一份國文報告,報告內容要介紹一首歌的歌詞,我媽媽和我說那裡有做傳統音樂的研究,我就騎著摩托車前去拜訪。

 

工作室由一對夫妻經營,丈夫叫彼德洛,妻子是平地人,他們放了一個5分鐘的短片,說導演是拍雙瞳的攝影?



第一次看到這5分鐘,心理震盪不已,除了細緻的取景呈現台灣山林之美外,內容更是談原住民抗日的主題,彼得洛在5分鐘短片裡演莫那魯道,他渾身散發一股獵人氣息,這對不曾走入山林裡的太魯閣族小孩(laqi truku)非常嚮往。(他沒有繼續接演覺得惋惜,不過林慶台也很有霸氣就是了。)

 

大概過了2年多,第二次接觸賽德克巴萊是在大學的課堂上,我們民族系的老師請了魏德盛導演演講,並再次播放那5分鐘,解說拍片的動機及想法,然後再向大家募款。那時我覺得他很落寞,卻也很執著,為了把電影拍出來,連我們這種不到30人的班級都來。

 

有這些淵源後,來到海角七號的暴紅(我很他媽也超愛這部商業片),知道魏導是要拍賽德課巴萊,就一直滿心期待。

 

心得:

上下集主要以霧社公學校的血祭祖靈做分界,上集舖設霧社事件發生的背景事件,下集則是日人的討伐和賽德克族的抵抗。

整體來說,上集敘述的線條多,但節奏明快,因此即使長達兩個小時多,並不會覺得"怎麼那麼久"。下集內容相對單調且沈痛,看到一半我就已經在想,"天啊,到底還要多久",不是因為影片拍得不好,而是觀影者的心理壓力,太多的生離死別難以消化。

 

成功的商業片:

賽德克巴萊絕對是成功的商業片,大場面大製作大音效,至少我看過的國片還沒有這種氣勢龐大的製作,狹帶海角七號的成功,魏導似乎變成一種招牌,海角七號讓阿公阿嬤全家大小一起進戲院,賽德克巴萊在多方宣傳下也有這種功效,上下集我分別都看了兩次,每次都看到不少長者入場看。但相對海角七號閤家觀賞,賽德克巴萊似乎兒童較不宜啦。另一個層面,賽德克巴萊倒是拉了很多原住民票倉,開發不同族群的市場XD...第一次進戲院看到這麼多熟悉面孔,感覺分外親切。

 

原住民觀點:

魏導不是原住民,電影的劇本主要參考邱若龍的《霧社事件-漫畫版》,若你有翻過這本漫畫,一定會很驚訝電影裡面的選角,很多都和漫畫非常相似,尤其那個叫巴萬的小孩(邱若龍的這本漫畫依據在地耆老訪談與田野調查完成)。但邱若龍也不是原住民,即使如此是否忠實表達部落觀點呢?我沒有經歷霧社事件,我也不是賽德克族,但就我對霧社事件的初淺理解,與電影中描述的許多賽德克文化元素,我會說賽德克巴萊很大程度表現了原住民觀點。

 

More about 霧社事件

首先是選角,賽德克巴萊的說的是賽德克族的故事,選角也限定賽德克族、太魯閣族、泰雅族(偏偏我不要用泛泰雅這詞XD),裡面出現的其他族群也是,如布農族、日本人、漢人等,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導演。還記得公視拍風中匪櫻時,每次看到阿美族飾演的莫那魯道,還有王宏恩(布農族)飾演的比荷我就覺得很詭異,不是針對演員,而是針對影片角色,讓其他族來演就是怪怪的。

 

其次是語言,整部影片符合史實,主要使用賽德克語和日語(回憶一下莫名其妙的藝妓回憶錄XD,明明一堆日本人,但全部都操流利英語),看大螢幕上說著熟悉的賽德克語(賽德克語和太魯閣語是可以溝通的喔),心理有股認同感產生,我們原住民的"東西"竟然被搬上大螢幕啦~爽!

 

再來是故事推展,部落從來不是一個整體或非有個一致性,部落成員有不同背景,更何況是部落與部落,因此有的部落會說莫那是找麻煩的人,是囂張跋扈的人,也有部落會說莫那是英雄。賽德克巴萊選了一種能讓人接受又感人的描述方式,莫那在賽德克巴萊裡的確是英雄,但這個英雄會霸道的叫人不要擋在他面前,也會用難以認同的方式殺掉妻小,拋棄部落,遠離戰場(若是好萊塢電影想必會讓主角受盡折磨,最後轟轟烈烈的浴血戰亡)。因此能讓人接受的部分是指,賽德克巴萊忠於部分史實,較能讓大家接受,但卻也多少成就了莫那的英雄形象(若我沒記錯,莫那在霧社事件之後老早就消失了,之後的戰役都是由他的兒子達多帶領),莫那的英雄形象就是此部片的大賣點,完成一個史詩般的感人故事。

 

枝微末節:

好的電影注重各種細節,因為細節能更讓觀影者很快進入當下的時空背景,列舉幾個:

1.出草後會把割下來的人頭的頭髮掛在自己的刀上,莫那的刀上有頭髮,代表他出草過。

2.出草前會讓刀見血,所以出草前會看到部落的人宰殺牲物。

3.出草前不能發生性關係,所以溫嵐故意勾引他老公,但他老公不要。

4.sisin鳥(祖靈鳥)的占卜,電影中鳥叫,莫那的爸爸跟他說你該結婚了。結尾的時候,獵人也是看到sisin鳥在叫而發現莫那的屍體。

5.賽德克族相信他們的始祖來自白石山半石半木的東西,所以在樹上上吊utux(靈魂)可以回去祖靈的國度,電影巧妙的讓巴萬說出來。

 

...還有很多,以後想起再慢慢補上。

 

看完賽德克巴萊真的很感動,感動的點很多,除了導演的用心,更是對原住民文化的再詮釋。許多電影裡描述的文化元素與現象,都是當代很難在看到的,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民族還得去翻閱民族學家、人類學家撰寫的文獻,電影提供了另一種更讓人親近的方式,即使電影本身是種創作。

 

最後,希望魏導也能拍"太魯閣戰役",我們族的戰爭應該會更精采呢(比較霧社事件日本出動的戰力啦XDD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yang1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